近日,我校流體中心教授張德勝領銜申報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寬變幅貫流泵站水力-結構多場耦合機制及韌性提升》正式獲批立項。該項目與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和河海大學共同開展合作研究。
泵站廣泛應用于農田排灌、長距離調水等國家重大工程,近年來全球極端洪澇天氣頻發,泵站前池水位變幅大、運行工況復雜,泵站機組面臨性能劣化、泵房異常振動等技術難題。該項目聚焦泵站前池吸入渦多相流、水力-結構多場耦合、泵站運行韌性提升等三方面研究內容,旨在通過國際合作和學科交叉攻克極端條件下貫流泵站水力與結構不穩定性的行業難題,提升國家水網工程泵站全工況運行韌性,保障嚴苛工況下大型貫流泵站的安全、穩定、高效、智能運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自2023年成立國際科研資助部以來,突出面向全球的科學研究基金資助。其中,重點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重點資助科學技術人員圍繞科學基金優先資助領域、我國迫切需要發展的研究領域,與境外合作者開展國際(地區)合作研究。
張德勝長期致力于水力機械設計理論及水動力學研究,其團隊長期與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法國國立高等工程技術學校等國際知名大學開展科研合作和博士生聯合培養工作。近年來,團隊博士生先后獲批國家留學基金項目8項,已聯合培養博士生5名、博士后3名。本項目獲批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農田灌排裝備領域的國際學術影響力,為學校“雙一流”創建貢獻了力量。(流體中心 科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