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
“緊抓創新機遇,不斷突破技術難題”“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傳承他們的科學精神和理想信念”……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1月3日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頒發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2021-11
?【鏈接】??創建了全球首條高效低成本電池規模制造生產線,20次創電池效率和組件功率世界紀錄,并被載入世界電池效率路線圖,成為世界光伏技術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引領國際光伏產業技術。??丁建寧:此次獲獎,更加堅定了我們以科技創新驅動國家能源轉型升級的信心。光伏...
2021-11
沈躍和孫志偉團隊一起調試直線型植保無人機 江蘇大學供圖“相比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多旋翼植保無人機,可能有更簡單的結構設計嗎?比如,直線型?”“不可能!即使真的飛起來也不會穩。”一年前,江蘇大學里的一群飛控迷們怎么也不相信,一根噴桿如何能變身自由穿梭的飛行器。然而...
2021-11
沈躍和孫志偉團隊一起調試直線型植保無人機 江蘇大學供圖“相比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多旋翼植保無人機,可能有更簡單的結構設計嗎?比如,直線型?”“不可能!即使真的飛起來也不會穩。”一年前,江蘇大學里的一群飛控迷們怎么也不相信,一根噴桿如何能變身自由穿梭的飛行器。然而...
2021-10
小印章里藏著大文化。10月22日,“印記初心——大眾篆刻作品展”在江蘇大學開展。這是大眾篆刻作品展在江蘇的首展,開展當天,展館內的各式精巧篆刻作品吸引了眾多校內師生參觀。據了解,該展覽由中央文獻出版社、西泠印社指導,中華世紀壇藝術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中國...
2021-10
119年前,三江師范學堂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來。119年后,拼搏廿載的江蘇大學從新的歷史發展節點昂首闊步再出發。今天(24日),江蘇大學迎來20周年暨辦學119周年創新發展大會,1500余人參加活動。校園內處處充滿濃濃的師生情、同窗情。從這里走向五湖四海的學子們,因為共同...
2021-10
百年芬芳,廿載輝煌。10月24日,江蘇大學舉行組建20周年暨辦學119周年創新發展大會。鎮江市市長徐曙海在致辭中說,校地雙方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成就,共同書寫了名城名校團結奮斗的合作佳話。鎮江將倍加珍惜江蘇大學這塊金字招牌和這份智力資源,盡最大努力支持和幫助江蘇...
2021-10
今天,江蘇大學組建20周年暨辦學119周年創新發展大會正式召開。關心學校發展的各界人士、30余萬海內外校友和5萬師生員工相聚線上線下,共襄盛舉、共敘情誼、共謀發展,共同見證江蘇大學的重要歷史時刻。1902年興學以來,江蘇大學歷經遷址、更名、合并,開創了我國農機教育先河...
2021-10
近日,江蘇大學相繼舉行《印·像:江蘇大學發展歷程中的記憶》《興農重器:中國農機文化傳承與創新》新書首發式,大量的圖片和文字,向眾人無聲地講述著這所學校薪火相傳、砥礪前行的故事。走過119年悠久辦學歷史的江蘇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綜合...
2021-10
近日,江蘇大學相繼舉行《印·像:江蘇大學發展歷程中的記憶》《興農重器:中國農機文化傳承與創新》新書首發式,大量的圖片和文字,向眾人無聲地講述著這所學校薪火相傳、砥礪前行的故事。走過119年悠久辦學歷史的江蘇大學,已成為一所以工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綜合...
2021-10
日前,世界著名科學雜志《自然》專訪江蘇大學校長顏曉紅,并以“培育學術成就的沃土”為題,向讀者介紹了江蘇大學組建20周年暨辦學119周年的發展歷史、取得成就和未來愿景。“經過三校組建、深度融合、二次創業,學校成為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和江蘇省共建高校,翻開了跨越發展的...
2021-10
10月11日,在新疆石河子市召開的棉花采摘及殘膜回收機械化技術現場演示暨學術研討會上,由陳學庚院士領銜,江蘇大學、石河子大學等單位聯合研制的兩種型號自走式棉田秸稈粉碎與殘膜回收聯合作業機進行現場演示。新機型殘膜回收率達90%以上,回收地膜含雜率低,解決了我國農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