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報告主題: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現狀與學科建設
專家姓名:毛巧暉
日期:2024-10-09 時間:15:00
地點:京江樓1104室
主辦單位:文學院
主講簡介:毛巧暉,山西襄汾人,文藝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社會民族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北方室主任。學術兼職: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中國少數民族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北京民協副主席。主要代表作:《涵化與歸化——論延安時期解放區“民間文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20世紀下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思想史論(修訂版)》(學苑出版社,2018年)、《民間歌謠與社會記憶(1919—1949)》(學苑出版社,2022年)、《國家話語與民間文學的理論建構(1949—1966)》(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3,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成果發布)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北京市文聯重點項目多項。研究專長: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
主講內容簡介:新中國成立初期,文學、民俗學、人類學等不同學術取向的民間文藝觀逐步整合到以解放區文藝思想為主導的人民文藝實踐;同時,民間文學在社會動員及社會主義新文化建設中呈現出新樣態及學術新趨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形勢、新局面中,民間文學不僅逐步融入革命通俗文藝,成為群眾文藝創作的重要形式,民間文藝實踐逐步從“民族的詩”轉向“人民文藝”,而且民間文學也在新中國學術重構中改變了其研究范疇及學術軌轍。就學術研究而言,民間文學話語經歷了從“人民口頭創作”回歸民間文學的歷程,在這一過程中,民間文學的基本特征漸趨集中于“口頭性”,術語轉換引發的民間文學范圍、界限問題的討論,對當下民間文學學科建設有一定借鑒意義。
歡迎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