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塞爾維亞尼什大學孔子學院2025“漢語橋”夏令營在江蘇大學開幕。活動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江蘇大學承辦,15名塞爾維亞學生與1名帶隊教師開啟了為期11天深度體驗漢語與鎮江文化的精彩旅程。
開營儀式上,校黨委副書記張濟建致辭,對遠道而來的塞爾維亞朋友表示歡迎,介紹了江蘇大學的基本情況,強調了夏令營對促進文化交流、增進國際友誼的重要意義,寄語營員深入探尋中國文化,在交流中收獲友誼,實現知識與心靈的共同成長。
文學院副院長、語言文化中心副主任余紅艷詳細解讀了夏令營課程與活動安排,表示夏令營豐富的活動旨在讓營員全方位感受中國文化魅力,助力提升漢語水平。
尼什大學學生代表Boris代表全體營員對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和江蘇大學提供的寶貴機會致以誠摯感謝,他用流利的漢語表達了對此次夏令營的熱切期待與興奮心情,表示一定珍惜機會,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努力成為中國文化交流的優秀傳遞者與接力者。
文學院黨委書記曲云進向營員代表贈書,贈送書籍包括江蘇大學任曉霏教授主編的《三字經》《千字文》和余紅艷教授主編的《漢語口語100句》,為營員們打開了了解中國文化、學習漢語的新通道。
7月16日,營員們抵達江蘇大學校園,走進了江蘇大學校史館聆聽講解員介紹。
本次“漢語橋”夏令營為塞爾維亞青少年搭建了接觸中國文化、學習漢語的優質平臺,進一步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升級。在推動構建中塞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本次活動以民心相通夯實友好根基,讓“鐵桿友誼”煥發新彩,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