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全集團的目標是銷售額超過500億元,其中鎮江公司的銷售額要超過280億元。”大全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徐翔近日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石。”徐翔談道,企業堅持走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之路,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不斷增強競爭力。
2月19日,江蘇省鎮江市舉辦創新引領產業強市大會。當天的“新春第一會”聚焦創新發展關鍵詞,所傳遞的產業強市“一號戰略”和實干信號,讓徐翔和眾多參會企業家對2024年的發展信心倍增。
答好“1號戰略”關鍵題
產業強則城市強。江蘇是制造業強省,多年來,江蘇各城市把產業發展作為提振經濟的重要指標維度。近年來,鎮江把“產業強市”定為“1號戰略”。從2021年起,鎮江已經連續四年圍繞產業強市舉行“新春第一會”。今年該市首次將“創新”加入大會主題。
“我們要形成一個共識,即創新引領產業強市是必答題,更是關鍵題。我們要闖出一條新路,創新引領產業強市是必由之路,更是融合之路。”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表示。
什么是關鍵題?如何走好融合之路?“新春第一會”給出了答案,即“創新引領、產業強市”。
為此,鎮江確定了2025年成為全國重要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2030年建成長三角科技創新重要節點城市、2035年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高地的“三步走”目標。
在過去一年,鎮江高質量發展步伐走得堅實,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3%,超過全國、江蘇省平均水平。一大批創新動能強勁的企業成為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和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記者獲悉,鎮江將圍繞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傳統產業煥新等方面,重點實施“876”創新引領工程,即8條重點產業鏈、7個未來產業、6大傳統產業。加快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基本實現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
大力推動全鏈式創新布局
企業想要擁有“獨門絕技”,實現茁壯成長,離不開人才、金融、載體、平臺等要素的支撐。
鎮江擁有9所高校和11萬名在校大學生,科教資源豐富。立足科教資源優勢,不斷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推進產業科技創新取得新突破,是鎮江走好產業強市之路的關鍵一步。
在此次大會上,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分別被授予相關產業鏈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大學黨委書記李洪波表示,江蘇大學將以共建中國智能農機創新產業園、長江智能傳感谷等3個項目為抓手,與地方政府共同培育新質生產力。
“我們建立了完善的研發體系,在中國本土和意大利、美國設立研發基地,不斷引進研發人才,目前企業研發人才中博士比例達到了7%。”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群說,學科結構齊全、人才梯隊合理的研發團隊,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
鎮江市科技局局長肖敬東表示,科技部門將大力推動“創新研發—成果轉化—產業應用”全鏈式創新布局,加快形成以技術引領產業發展、以產業帶動技術創新的良性循環。
為打造高品質創新生態,鎮江還將加快完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盡職免責的制度機制,支持人才勇闖科研“無人區”;持續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全年為科技企業注入“金融活水”超20億元;強化科技服務有效支撐,激發技術市場活力,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180億元。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2024年3月4日 3版
文章鏈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4-03/04/content_56789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