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創新創業經歷都是學生的財富”
——江蘇大學多路徑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6月初,在最新出版的流體力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國際多相流雜志》上,江蘇大學大四學生王甫軍成功發表了一篇論文。
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高水平論文,有多難?王甫軍的經歷是很好的注解。他在實驗室里進行水流的低壓噴射實驗,偶然發現了一個與傳統理論相悖的奇怪現象。他沒有急著否定自己,而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更多實驗,閱讀了大量文獻,來支撐自己的觀點。“創新,就是不輕易認為自己的結論是錯誤的,就是不隨便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王甫軍說。
近年來,江蘇大學提出了創建“質量名校”的理念,把創新作為人才培養的主旋律。日前,該校對到校招聘的1000家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91.1%的企業認為學校畢業生勤于創新并且注重團隊協作。
本科畢業:創新學分成了“硬杠杠”
在2015中國大學生熱處理創新大賽上,江蘇大學代表隊擊敗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隊伍,獲得了總決賽的最高獎——特等獎。
而參賽作品《環保型達克羅涂液研制及涂層性能研究》,正是5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學生的大學生科研立項項目。大二時,他們參加了學校教授邵紅紅的科研團隊,確立課題、動手實驗、查找資料,尋找一種新的安全配方取代含有重金屬物的達克羅涂液。“以前習慣按老師說的做,這次我們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按自己想的去做,歷時近一年終于做成了。”隊員紀勝男說。
從2009級本科生開始,江蘇大學全面實施課外創新學分認定工作,規定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間,必須在各類競賽、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社會實踐、發表論文等方面取得成果,獲得相應的創新學分才能具備畢業資格。
學校為創新學分定下了“硬杠杠”,每個學院出臺的創新學分細則,也可謂各顯神通。土力學院為學生頒發“講座卡”,鼓勵他們當“聽講達人”;材料學院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專業資格認證。在剛剛結束的江蘇大學學生科研立項中,僅有1500名學生規模的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科研立項申報量卻達到了304項,涉及近1000名學生,申報數和獲批數穩居全校第一。探其原因,就在于該學院創新學分管理實施細則中,鼓勵大學生組團參與各項創新項目和活動,團隊獲獎,所有成員可獲同樣學分。
實踐教學:創新成為必然
6月8日,江蘇大學流體卓越班畢業答辯迎來了4位特殊的導師——上海凱泉、藍深集團、格蘭富水泵、江蘇雙達泵閥的4位高級工程師,他們走進大學課堂,考量卓越班的畢業設計。
“設計的損失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選材是否有安全性能的考慮?”一個個基于工程實踐應用的提問切中要點,讓答辯學生既緊張又直呼過癮。
“卓越人才的培養不唯大,不唯外,只唯實。”江蘇大學副校長梅強介紹,作為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學校確立卓越人才校外聯合培養基地兩手抓的思路,一方面與大型知名企業聯合培養卓越人才,建立了8個國家級卓越計劃實踐教育基地;另一方面與若干高科技中小企業集群聯合,打造了“昆山計劃”“云亭模式”等政產學研一體化合作的校外聯合培養基地示范區。
此外,江蘇大學還盤活校內實驗資源,大力促進科研資源向全校本科生開放,建立能有效面對本科生的“專業—學科—科研”一體化大實驗平臺。
江蘇大學工程訓練中心是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單位,“國字頭”實驗教學平臺如何更好地為本科創新人才服務?中心負責人劉會霞介紹,針對工程類大學生動手能力弱的現狀,他們盤活優質資源,系統設計了機電產品創意設計訓練、產品數字化設計制造、機電模型搭建與控制、測控系統創新設計四大類14項創新項目,供全校學生選修,“項目都是基于案例或實例,讓學生邊做邊學,在做中學、學中探索”。
創業實訓:催生校園創客
“23歲,生活要平平淡淡,人生要轟轟烈烈。”這是江蘇大學創業大學生王前宇對自己23歲的期許。
經過大學系統的創業教育和多次創業實踐,2014年初,還是大四學生的王前宇就立志打造全國首家私人定制3D智能家居系統,讓智慧生活可以進入到每個尋常百姓家。現在這套系統開始面向蘇南市場推廣,月銷售額達200多萬元。
打開創業教育的大門,江蘇大學面向全校學生開設了12門公共選修課,同時形成了“以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為主線,多門創業課程和理論成果為支撐”的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建成于2012年的校內創業孵化基地,也已吸納110余支大學生創業團隊滾動入駐,帶動1000余人投身自主創業實踐,20余支大學生創業團隊成功入駐校外創業孵化器。
“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的自然延伸,是創新教育與社會需求結合的必然產物。”梅強介紹說,學校把創業教育與創新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體系中,形成了“135塔式”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創業普惠培養,讓100%的大學生接受創新創業知識普及、素質普升教育,具備創業意識及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儲備;通過創業系統培養,讓30%左右具有明顯創業意愿的大學生接受系統化、專業化創業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具備較強的創新素質和創業技能;通過創業精英培養,讓5%左右具有明確創業訴求的大學生實施創業實戰方案。
目前,江蘇大學還在積極籌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以更高的平臺對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進行頂層設計。同時,全力構建先進高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加快學生創業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創新創業教育關鍵在于過程,創新創業實踐不存在失敗或犯錯。任何一次創新創業的經歷,對大學生來說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江蘇大學校長袁壽其說。(通訊員 張明平 吳奕)
《中國教育報》2015年6月2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