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以“校地合作、攜手向新”為主題的2024第二屆鎮江金山英才周在江蘇大學開幕,到8月2日,該市將舉辦“百校千企萬崗”人才對接洽談、“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交流研討等13場特色主題活動,吸引海內外優秀人才逐夢鎮江,讓更多校地合作在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黃衛,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陶文銓,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大學經濟作物機械化研究院院長陳學庚,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房建成,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脊椎動物演化與人類起源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敏,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黃和,歐洲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首席教授、江蘇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主任曹進德等院士專家以及200余名高層次人才、100余所高校(高職院所)代表齊聚一堂,為鎮江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融合發展集眾智、謀共識、獻良策。
鎮江市委書記馬明龍,鎮江市委副書記、市長徐曙海,省委統戰部一級巡視員宋琦,省工信廳一級巡視員李強,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省人社廳副廳長封春晴,江蘇大學黨委書記李洪波,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周南平共同為2024第二屆鎮江金山英才周活動啟幕。
黃衛說,鎮江是一座創新底蘊深厚的城市、一塊產業特色鮮明的創新高地、一個創新創業潛力巨大的優質舞臺,未來發展可期,正可因時而為、順勢利導,以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為紐帶,在中國式現代化鎮江新實踐中打造校地融合創新發展的新樣板。鎮江要聚力科教融匯,以深化合作內涵為牽引,著力構建高水平產業科技創新高地。聚力產教融合,以提升合作實效為支撐,著力打造高效能科技成果轉化平臺。聚力人才協同,以創新合作模式為保障,著力建設高層次創新人才集聚中心。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所高校的使命和追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是一座城市的渴望和幸福。”馬明龍表示,鎮江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城市,是善思善學的靈氣之城、風骨傲然的英雄之城、敢闖敢干的奮進之城,期待與大家一起感受“福地”靈韻、汲取精神力量;是一座“很有前途”的城市,有新領域、新賽道,新平臺、新生態,新風口、新機遇,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期待與大家一起搶抓發展機遇、乘勢筑夢圓夢;是一座“充滿溫度”的城市,總是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為人才傾心點亮希望、傾力提供陽光、傾情做好保障,期待與大家一起安心創新創業、享受品質生活。我們期盼更多海內外優秀人才選擇鎮江、逐夢鎮江,更多校地合作在鎮江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與我們共贏美好未來。
李洪波說,人才“鎮興”,江大有責。江蘇大學地處鎮江,學校的發展始終得到了鎮江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支持。江蘇大學也一直積極發揮學科專業和人才智力優勢,緊跟鎮江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優化合作機制、拓寬合作空間,主動融入、服務鎮江高質量發展,共同書寫名城名校協同躍升、校地合作雙向奔赴的精彩答卷。本次金山英才周聚焦“校地合作、攜手向新”,打通了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人才交流通道,對于建強人才發展共同體、構建支持全面創新機制、推動校地合作共贏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必將有力推動鎮江市經濟社會更高質量發展。
圍繞建立組織聯動、人才聯育、平臺聯建、成果聯用、活動聯辦、服務聯抓“六聯”機制,鎮江與9所高校現場簽訂“校地人才合作備忘錄”。一批江蘇大學校區校企產學研合作項目、在鎮高校現代產業學院人才合作項目、“金山英才”產業強市計劃項目簽約。
現場舉行第四屆中國·鎮江國際菁英創業大賽總決賽頒獎儀式。經過5個多月的選拔角逐,本屆大賽產生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
兩個頂尖人才(團隊)現場獲頒1000萬元資金支持支票。10位在鎮高校教授獲頒首批鎮江市高層次人才“金山英才卡”。服務人才企業融資需求的“金山英才貸”授信。
一批省、市關鍵核心技術人才攻關聯合體和優秀高校人才工作站現場授牌。10家鎮江市海智顧問單位授牌設立。
2021年以來,鎮江市深入實施人才“鎮興”行動,以建設“長三角產才城教融合發展福地”為總定位,以“人聚鎮江 才享榮光”為總品牌,建立“1+2+3+N”人才政策體系,累計舉辦招才引智“鎮江日”等品牌活動300余場,累計入選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59人、省級人才工程562人、鎮江市“金山英才”計劃2346人,吸引集聚大專以上青年人才達14萬人。
截至2023年底,鎮江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68.51萬人,較人才“鎮興”行動實施前提升11.5%。智聯招聘發布榜單顯示,鎮江“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連續四年位列全國40位左右,“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國第34位。
文章來源:交匯點 2024年7月28日
文章鏈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a6347ce4b019ce565969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