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起,全省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正式推行普通門診“一次掛號管三天”,以方便百姓看病就醫,提升患者就醫體驗。記者日前獲悉,位于鎮江的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早在16年前就率先施行“普通門診掛號三日有效”惠民舉措,經過長期探索與實踐,現已建成示范標桿項目,贏得了患者的廣泛贊譽。

2008年7月,該院全面啟動“普通門診掛號三日有效”的惠民舉措:普通門診患者在三天內復診,可直接到診區由分診護士安排候診復診。患者出示初診掛號單,分診護士確認為72小時內即安排就診,不僅減少了掛號費用,更有效解決了患者就醫多次往返的問題。
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是首次實踐,這項舉措在實際操作中逐漸暴露出了諸多問題,比如不少患者復診時會再次掛號復診,復診等候時間普遍較長等,在探索試水的兩年時間里,患者評價出現褒貶不一的情況。
2010年,醫院門診部以問題為導向,積極探索逐一解題。為了提升該惠民舉措的知曉率,醫院制作了宣傳畫冊,擬定診區護士為推廣人。在隨后的門診滿意度調查中,越來越多的患者為此項舉措打出好評。2011年,醫院部署落實“三好一滿意”活動時,將落實“門診掛號三日有效”列入了重點舉措,門診部還在掛號單上加印了“掛號三天有效”的文字提示。

隨著門診量增加,減免人次及費用也在逐漸遞增,但門診滿意度調查中收到的反饋意見也逐漸增多。針對相關問題,門診部及時組織討論,拿出整改措施并立即落實。診區初診復診秩序較亂時,及時進行人力資源的補充;窗口部門制定縮短患者等候時間的工作舉措,將檢查檢驗的三日內完成設定為考核指標,職能部門定期進行督查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一系列舉措的出臺,有力保障了“門診掛號三日有效”的落實運行,讓更多患者切實享受到了惠民福利。
2018年,醫院正式上線門診檢查預約中心,從源頭保障了檢查檢驗的當日完成率,有效縮短了患者檢查檢驗的等待時間,確保患者能夠實現三日內復診。2019年10月,醫院又更新了門診電子叫號系統,增加簽到流程,門診部將復診患者納入叫號系統維護,并制定了與初診患者的叫號規則。復診患者簽到后,等候系統叫號就診,這樣初診與復診患者診療秩序的維護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2023年10月,全市實現醫保脫卡支付后,醫院立即推出了互聯網醫院線上復診模式,拓展優化患者的復診流程。門診部頂層統籌線下門診與互聯網醫院云門診的融合,在線上線下數據互通互聯的基礎上,患者診療信息高效流轉,復診患者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線下或線上復診模式,就醫流程進一步得到優化。而對于因院方原因造成超過三天的復診,由各分診臺接待處理,給予義診號,依然執行免掛號費復診。

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陳吉祥表示,醫院將緊緊圍繞“以患者需求為導向”這一主線,貫徹落實《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方案(2023-2025年)》,在流程上做“減法”、在服務上做“加法”,將改善患者就醫感受貫穿到醫療服務各環節,真正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從無到有的服務創新、從有到好的服務完善、從好到強的服務飛躍,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門診部在改善就醫體驗上下實功、出實招、見實效。醫院連續獲評國家衛健委改善醫療服務示范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群眾滿意的醫療機構等,2023年獲評健康報“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創新機構案例。
文章來源:交匯點 2024年5月21日
文章鏈接: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64c9368e4b00f32bf715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