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陽鏟??!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月16日上午,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江蘇大學聯合鎮江市文廣旅局舉辦了“認識考古成果 講好中國故事”鎮江考古文博展,現場展出了數十件近年出土的精美文物,此外,洛陽鏟、手鏟、指北針、圓規、標簽袋這些考古人常用的工具也在現場一一展出,和師生們來了次零距離接觸。據悉,這是鎮江考古文博展覽首次走進高校。
“你們看這件明代的青瓷瓶,就來自我們目前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京口區西家灣項目現場,展覽前一天剛剛修復完成,便‘打包’帶過來了,可以說是‘新鮮出土’……”在考古成果展現場,鎮江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寧娜為學生們細致地講解每一件文物的出土背景、特點和其中蘊藏的文化內涵?!皼]想到我們學校里戴家山也是文保單位,之前路過也沒太關注,看了成果展里的介紹才知道其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币幻^展學生說。
江蘇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大四學生張藝萱從高中起就在鎮江博物館擔任志愿者,酷愛傳統文化的她剛剛保研至上海大學就讀博物館學專業,“博物館不僅是文化的展示窗口,更是連接歷史與現實的橋梁。我希望未來能夠從事相關的研究,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考古學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門交叉性極強的學科,不僅涵蓋了歷史、文化、藝術等多個領域的知識,還涉及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原理和技術。因此,現代考古隊員需要具備多學科的知識背景,才能勝任這一工作?!辨偨形奈锉Wo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孫研和學生們分享了成為一名考古人需要具備的條件。他坦言,考古工作雖然看似枯燥,但深入其中后會發現樂趣無窮,每當有新的發現時,成就感無比強烈,“當然,考古工作也是一項漫長而艱辛的工作,需要考古隊員具備耐心、毅力和吃苦精神。”
此次文博展的承辦單位之一——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李麗介紹,展覽為期三天,其間包括“何以鎮江:鎮江近年考古成果展”、考古學科普講座,以及中國傳統物質文化互動體驗三組內容,通過生動、立體、創新的形式將考古文博科普延伸至大學校園,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
當天活動現場,不僅展示了鎮江豐富的文物資源和考古成果,吉藏文化工作人員和江蘇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老師還一起帶來了漢服馬面裙試穿和古琴現場教學,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讓學生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文化。鎮江市文廣旅局文物處副處長劉聰表示,今后,他們將常態化開展鎮江考古文博宣傳活動,共同推動考古成果全民共享,帶動公眾共同保護珍貴文物、弘揚傳統文化、守護民族根脈。
文章來源:現代快報 2024年5月17日 C8版
文章鏈接:http://dz.xdkb.net/html/2024-05/17/node_72.htm